据红星新闻报道,昨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分享了自己遭遇 AI 换脸技术滥用的亲身经历,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的立法监管。
雷军在会上表示,这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以后,出现了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应用,比如 AI 换脸、拟声等,但任何一个人的脸和声音都能轻松被用来做各种视频,成了新的违法重灾区。
去年『十一』,有网友说过了 7 天假,被我整整骂了 8 天,刚开始我觉得网民拿我开涮我也能接受。但这类内容增多且质量低劣后,防不胜防,网友也纷纷投诉。
雷军表示,当他想通过法律维权时,却发现对此没有专门的立法,只能用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起诉,而这些都要量化损失。
」雷军说。雷军在发言中呼吁,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以后产生了很多新问题,相关部门要提前预判,提前立法。
值得一提的是,雷军在此前公布的 2025 两会建议就提到,加强「AI 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
「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AI 换脸拟声』在影视、广告、社交等领域的广泛兴起,成为喜闻乐见、传播力强、易成热点的技术应用。但同时也看到,『AI 换脸拟声』不当滥用成为违法侵权行为的重灾区,易引发侵犯肖像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以及诈骗等犯罪行为,不利于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苹果公司近日正式确认,将推迟发布部分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特别是「更加个性化的 Siri」体验。
这些新功能的开发「需要比预想更长的时间」,预计将在「明年」才能向用户推出。
在去年 6 月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曾重点宣传了 Siri 的全面升级计划,承诺通过 Apple Intelligence 技术让 Siri 具备个人背景感知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这些功能包括能够在用户的各种应用中搜索和提取信息,例如从邮件、短信或笔记中找出特定内容;具备屏幕感知能力,可以理解并执行与屏幕内容相关的指令;以及跨应用操作功能,让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在不同应用间无缝执行复杂任务。
尽管推迟了这些功能,苹果在过去六个月中仍推出了一系列 Apple Intelligence 相关功能,包括让 Siri 更具对话性、引入 ChatGPT 集成、添加写作工具、生成表情、图片游乐场、减少干扰模式、邮件和消息摘要、智能回复以及照片 app 中的自然语言搜索等功能。
据 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微软公司已成功研发一系列内部人工智能模型,名为 MAI,其测试性能表明可与 OpenAI 和 Anthropic 的模型相媲美。
这些模型有望为微软的 Copilot 智能助手提供支持,增强其处理用户问题和提供具体建议的能力。
除基础模型外,微软还在开发「推理模型」,旨在解决更复杂的查询并展现类人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上月已将OpenAI的 o1 推理模型整合进 Copilot 产品中。
报道中提到微软希望能够查看 OpenAI o1 模型在推理过程中的「思维链」,以便在自家的 AI 模型中复制相关技术。
然而,OpenAI 拒绝了微软的要求,这也让微软的研究团队在研发自己的 AI 模型时遇到了困难。
此外,微软发言人表示,公司正采用混合模型策略,包括继续与 OpenAI 保持深度合作,同时利用自研 AI 模型和开源模型。这一策略可能减轻微软对 OpenAI 的依赖,后者已获得微软约 130 亿美元的投资。
两家公司最近重新谈判合作协议,允许 OpenAI 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其他云计算服务商的服务器,该协议将持续至 2030 年。
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在近期会议上强调,双方都在为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发展做规划。除 MAI 外,微软已推出名为 Phi 的小型模型,并销售多家公司的 AI 模型产品。
据报道,微软还测试了包括 Anthropic、Meta 和马斯克的 xAI 等公司模型作为 Copilot 的备选方案。艾米·胡德表示,
虽然微软为拥有 OpenAI 的领先模型感到自豪,但也需要构建和引入其他模型以确保选择多样性。
近日,时下火热的 AI Agent 产品「Manus」开通了其 X 账号「ManusAI_HQ」。但在前日,Manus 的 X 账号突然被封禁,并显示账号违反了 X 的社区规则。
随后,Manu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Yichao Peak Ji(季逸超)在 X 平台发文称,据初步调查,本次账号封禁可能与加密货币骗局有关。季逸超强调,Manus 未涉及加密货币项目、代币发行或者区块链倡议,并提醒任何与 Manus 关联的加密货币项目都为骗局,而公司也正在对该类冒名者进行起诉。
此外,季逸超强调目前正在努力与 X 平台的支持团队联系,并重新恢复账号运营。截至目前,账号已解除封禁。
一经公布后,Manus 迅速在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但目前 Manus 采用邀请码的方式进行内测,且邀请码数量有限,导致出现「一码难求」的情况,在某二手平台甚至出现高达 5 万元的「转手邀请码」价格。
Manus AI 合伙人张涛也在近日发文回应称,团队低估了大众的热情,目前服务器资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只好采用邀请码机制,同时也表示团队正在全力输出,争取让大家早日体验到更好的产品。同时,张涛还澄清了
「付费获取邀请码」的传闻,并透露 Manus 从未投入任何市场推广预算。
随着 Manus 在国内的爆火出圈,其声浪也逐渐在国外的 Reddit 和 X 平台泛起了涟漪。知名 X 博主 Rowan Cheung 在体验完 Manus 之后,认为其表现「疯狂得令人深刻」。
在开源领域,近日,MetaGPT 的 4 名团队成员在 GitHub 发布了名为「OpenManus」的开源项目,旨在复刻 Manus 的核心功能,同时降低使用门槛。
令人惊讶的是,该项目仅花费了 3 小时便开发完成,目前 OpenManus 在 GitHub 已获得超 1 万的星标。据官方介绍,OpenManus 支持 SEO 审计与报告生成,同时采用轻量化设计。
其基于 MetaGPT 的多智能体协作框架,支持利用不同角色分工并自动化生成代码与文档;此外,OpenManus 的开源特性,允许社区为其贡献扩展功能。OpenManus 由 Anthropic computer-use 和 broswer-use 提供了基础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OpenManus 与 Manus 有所不同,前者开发目标相较于后者更加侧重技术验证和社区协作,以及 OpenManus 的功能深度更加特定,无法像 Manus 一样覆盖广泛。
同样在 3 月 7 日,CAMEL AI 的 OWL 项目公布,并剑指 Manus。官方表示 OWL 直接做到开源界 GAIA 性能天花板,达到了 58.18%,超越 Huggingface 提出的 Open Deep Research 55.15% 的表现。
据 CAMEL AI 介绍,OWL 通过逆向工程将 Manus 工作流拆解为 6 步,并开源所有模块;支持 GitHub 一键 clone,同时工具链能够自由扩展,执行环境也支持云端和本地任选。
CAMEL AI 强调,OWL 完全免费,且优化了 Token 消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热门开源项目的背后作者也不乏 00 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