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行业主要受到运力供给、出行需求、客座率及票价表现、油价、汇率波动等因素影 响,各因素分别作用于航司的收入、成本及费用端,最终影响到公司利润表现。
供给端(ASK):航空运输行业的运力供给=飞机数目*供座数*飞行小时数。运力供给 与机型、飞机引进速度、利用率等因素相关,同时也受到政策影响,如疫情期间国际航线被 迫减少,运力降低。
需求端(RPK):国内+国际需求。公商务旅客出行+休闲旅游出行+探亲求学等需求 (公商务主要支撑淡季,旅游在旺季);与经济环境、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外交政策等 因素有关。
供需关系表现:客座率(RPK/ASK)和票价。供需关系最终作用于票价水平表现, 航司可通过客座率高低观测需求强弱、调节航线票价。
油价因素:航空煤油燃料成本约占航司营业成本 30~35%(2023 年油价高位,占比 增至 35%),因而原油价格对航司成本端影响较大。受海外原油供应、战争政治等多因素影 响。
汇率因素:由于航司具备较多外汇资产负债等,外币资产负债较多,主要受到美元汇 率波动影响较大,产生波动汇兑损益,进而对财务费用造成影响。
国内出行淡旺季明显。全年月度国内线 头两个月受春运影响,属春运出 行旺季;3、4 月出行相对平淡,公商务群体为出行主力军;5 月受五一小长假影响、6 月临 近学生放假及暑运前端,出行量有一定提升;7-8 月为民航全年出行最旺的暑运时期,出行 量最多;此后 10 月受益于国庆假期,为 Q4 出行最集中时期;11-12 月通常为全年出行最 淡时期。 2025 年前五个月运量同比稳增。2023 年国内出行还处于恢复状态,2024 年国内线 年同期维持高增速,尤其在出行旺季(暑运、国庆等)增幅明显。24Q1 后, 国内线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速稳中有增,基本在 5%~10%变动,2025 年 1~5 月国内线民航客 运量累计同比+4.2%。
国内民航旅客出行需求以休闲出游为主,公商务出游群体占比有所下降。从出行需求群 体构成看,2024 年休闲出游旅客占比提升至 62.2%,公商务出行旅客占比降至 23.3%。公 商务群体出行一般在全年分布较为平均,季节性波动不大,价格敏感性不高,能对民航业淡 季出行构成重要支撑。参考去哪儿航旅大数据统计的民航高频旅客出游情况,该类群体出行 频次有所下降。2024 年高频旅客人数占总旅客人数的比例为 4.8%,对应出行人次占比 22.8%,低于 2019 年对应 5.5%、25.7%的占比水平。高频旅客群体出行频次下降,对价格 的敏感性有所提高。
节假日民航出行增速快于整体增速,旅游出行人次仍有增长。节前 15 天、节后 18 天 春运民航出行日均客运量同比分别+7.6%、+9.3%,增速较高;春节假期期间增速仅有+2.9%, 相对较低。节前节后相对刚性的返乡返工需求较强,拉动民航客流量同比增速提升。高基数 下,今年春运出行人次仍实现同比 7.4%的较高增长。2025 年上半年节假日出行情况看,春 运 40 天、清明假期、五一假期、端午假期民航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4%、+10.6%、 +11.8%、+1.2%,除端午假期外,其余节假日民航出行增速均快于整体出行增速,假期民航 出行意愿仍然较强。 节假日票价跌幅有所收窄。票价情况看,春运票价表现较弱,旅客对于节中弹性出行表 现出较强的价格敏感,票价支撑力度不足。春节假期、清明假期、五一假期及端午假期含油 票价同比跌幅分别-16.5%、-11.8%、-3.6%、-8.0%,考虑到今年油价同比跌幅较大,剔除 燃油附加费影响,我们测算扣油票价同比跌幅分别为-13.8%、-9.5%、+0.5%、-5.2%,五一 裸票价回正,前期假日票价跌幅同比收窄。
休闲客出游价格敏感度或有增加,但航空出行需求刚性不改。根据文旅部公布的节假日 数据,疫情后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及旅游收入一直保持同比稳增,2025 年春节至端午假期, 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同比增速均在 5%以上。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24 年全年仅有清明假 期和中秋假期达到 2019 年同期水平,其余时段均低于 2019 年同期;2025 年春节至端午的 节假日期间,人均旅游消费同比增速均在 2%以下,大部分假日较 2019 年同期水平存在差 距,休闲旅客出游的价格敏感度增加,但出行需求仍较为刚性。
2024 年国际线%,主要是长距离出行旅客。2024 年国 际线民航客运量及周转量在总体民航旅客中占比 9%、21%。由于国际出游的交通方式基本 以飞机为主,因而出行距离对比国内线明显拉长,相应周转量占比明显高于客运量占比。从 国际线 年末客运量/周转量恢复到 19 年同期 99.3%/95.7%,2025 年预计 恢复正常增长。2025 年 5 月,国际线%,周转量恢复率 为 101.0%。
24Q4 起客座率基本恢复至 2019 年同期水平,平均运距对比 19 年有下降。客座率方 面,2023 年末航司国际线pct,仍有较大缺口。2024 年相应客 座率大幅回升,其中 Q4 淡季客座率维持高位、达到 79.2%,超过 2019 年同期 1.2pct。至 2025 年 5 月,国际线pct。但疫情后国际线%。国际线旅客平 均出行距离缩短,更偏向于距离更近的东南亚、东北亚区域。
具体区域上,过半客运量集中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2024 年小众出游区域航班量增长 较多。对比 2024 年和 2019 年跨境出游各区域客运量占比,东南亚地区仍为最主要出游区 域,占比大体保持在 33%~34%。日韩和欧洲地区表现相对较好,客运量占比对比 2019 年 分别提升 1.7pct 和 2.3pct 达到 24.9%、12.6%,中东区域也有 1.3pct 提升,占比达到 4.4%。 美加地区(北美区域)客运量占比有较明显回落,从 2019 年的 7.0%占比下降至 2024 年 2.2%,主要是受限于航班量恢复问题。 恢复率方面,日韩及欧洲区域恢复相对较快。2024 年东亚、欧洲区域航班量分别恢复 到 2019 年同期的 80.8%、86.8%,大洋洲恢复到 85.6%,东南亚恢复率稍弱,达到 71.4%, 仍有待进一步恢复。恢复最慢的依然是北美洲地区,恢复率只有 21.5%。此外,客运量占比 较低的西亚、中亚、非洲等小众区域航班增量明显。
民航出行需求表现最终是受经济环境影响。民航出行目的可分为因私和因公出行,两类 需求最终都要受到宏观经济景气度影响,一般长期看,航空周转量需求增速与 GDP 增速大 概有 1.5~2 倍的弹性正相关。 因公出行是淡季出行主要支撑,因私出行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因公出行选择会受到企 业商务活动活跃度、经营效益、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价格相对敏感度更低,出行量全年分 布较为平均,是淡季出行的主要支撑。因私出行选择会受到个人收入水平、消费信心及意愿 等因素影响,价格敏感性相对较高,人群基数在淡旺季波动较大。
政策催化促进大众旅游出行需求增加。3 月中旬,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在居民收入、消费保障、消费多元化等多方面均有提议;其中提到的“积极发展银发旅游”、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实现弹性错峰休假”等政策,有望增加大众休闲旅游需求,出行频次和时长增加;此外,促 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也会带来大众消费意愿的提升,此类政策均有望促进航空出行需求的 增加。
旅客消费意愿有所上涨,社零同比增速呈增长趋势。2025 年 4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小 幅提升至 87.8,其中收入、就业、消费意愿指数分别达到 94.8、72.5、96.1。消费者消费意 愿有所增强,因私出行可能性加大。社零消费情况看,2024 年初至 2025 年 5 月,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波动增加,至 5 月同比增速提升至 6.4%,大众消费意愿较强。
运力供给源自飞机引进、客座率及利用率提升。民航业供给水平相对需求情况较为确定, 与航司机队规模、飞机利用率水平等因素相关。航司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对行业未来需求判 断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飞机引进计划,引进方式包括自购、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此外, 提升机队利用率水平也是增加运力的一种方式,但利用率水平和航司自身机队结构、航网结 构等因素有关,具备一定天花板上限。 供给端从机队×利用小时数×客座率带来的供给看,现阶段行业供给端面临诸多挑战: 1)供应链问题或延缓航司飞机引进增速;2)受发动机维修影响利用率短期提升有限;3) 国内线客座率维持高位水平,整体旺季运载能力或提升空间有限。
供应链问题延缓新飞机交付,机队引进增速明显放缓。受此前疫情因素影响,全球航空 供应链多个环节出现紊乱,人员流失、技术断层、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地缘政治风险提高 等,飞机交付周期延长,航空供应链危机持续且短期难以缓解。回顾国内运输飞机数量情况, 2019 年起运输飞机数量增速明显放缓,增速从此前 10%以上降至 5%以下,并逐渐放缓至 3%以下水平。全球两大主要制造商波音和空客的飞机交付数也有明显下降,2024 年分别交 付飞机 348、766 架,同比分别-34.1%、+4.2%,较 19 年分别-8.4%、-11.2%。
受制于供应链问题,航司机队平均年龄持续增加,飞机市场价格及租赁价格走高。对比 航司 2014~2018 年及 2019~2024 年时段机队平均机龄,基本都增加了 2 年机龄。国际航 协也提到,至 2024 年全球机队的平均机龄已升至 14.8 年,高于 1990 年-2024 年间的平均 机龄 13.6 年。航司对飞机采购的需求增强,但波音及空客的产能问题难以短期缓解,交付 延迟背景下,飞机租赁价格也有大幅上涨。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报告显示,因交付短缺问题使 得 2024 年新机交付市场价同比上涨超 15%,飞机租赁利率尤其是宽体机同比上涨近 30%。 国际航协预计窄体机的租赁费率对比 2019 年上涨 20%~30%。
回顾航司运力引进计划和实际引进情况,供给增速明显放缓,且未来继续收紧的确定性 较强。截至 2024 年末,国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分别运营客机 926、899、804、129、 127 架,飞机净增长增速分别+2.8%、+0.9%、+2.8%、+6.6%、+8.5%,三大航运力引进增 速均在 3%以下,明显低于年初预计增速。2024 年三大航原预计引进飞机架次均在 30 架以 上,国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 2024 年预计飞机净增长增速分别是+3.7%、+4.2%、 +5.2%、+6.6%、+10.3%。 回顾 2019~2024 年航司飞机净增长情况,国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飞机年均增 速分别为+2.5%、+1.2%、+2.1%、+6.8%、+5.8%。根据各航司披露的未来三年飞机引进计 划,预计 2024~2027 年航司飞机净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4.0%、+5.8%、+4.5%、+7.4%、 +4.3%,引进增速低于计划预期的可能性较高,未来运力供给偏紧确定性较强。
2024 年行业客座率已明显修复,2025 年前五月客座率持续高位,旺季提升空间有限。 2023 年航司综合客座率较 2019 年仍有 5.7pct 差距,2024 年客座率大幅修复,对比 2019 年客座率+0.2pct。2024 年 6 月起,行业月度客座率大部分时段都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 淡季客座率也处于高位,2025 年 5 月行业客座率较 2019 年同期+2.3pct,旺季客座率提升 空间有限。
行业机队整体利用率与 2019 年差距较上年缩减,旺季利用率提升水平预期有限。2025 年上半年机队利用率较 2019 年同期平均差距为 0.138 小时,差距同比缩减 0.17 小时,对 比 2024 年全年平均差距也缩减了 0.04 小时。2024 年暑运 7、8 月行业利用率已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其中窄体机平均利用率超过 8.8 小时,宽体机利用率差距缩减到 0.4 小时。 2025 年暑运旺季利用率水平或受益于宽体机的国际线恢复,同比或仍有提升,但去年同期 基数已经较高,航司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空间较为有限。
发动机质量问题依然严峻,检修时长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剧航司运力紧张问题。根据普 华永道的数据,2024 年全球交付的装备 GTF 发动机机队中,超过 35%飞机受到影响,尤 其 A320 系列影响最大。至 2024 年底,停飞飞机数量超过 700 架。这一问题在 2025 年依 然延续,可能会进一步缩减航司运力。
飞机停飞数量同比增长明显。春运结束进入淡季后,机队检修保养数自然增加,对比 2024 年情况,PW1100 机型飞机停飞数有明显增长。2025 年春节期间行业 PW1100 机型 飞机 21 日停飞的平均数量约 96 架,2024 年同期约 63 架,平均增长了 33 架,平均增幅达 到 53.6%。年初至今(6.29),PW1100 机型飞机 21 日停飞平均数达到 112 架,同比平均 增加 43 架,停飞数增长明显。leap 发动机机型飞机 21 日停飞飞机平均数量同比增幅为 16 架。参考六大航司停飞 21 天的飞机比例,至第 26 周(6.23-6.29),停飞比例为 2.91%,同 比增加 1.17pct。
疫情前:2019 年前行业供需差相对较为平衡。2011~2019 年,行业 ASK 与 RPK 同比 增速基本在 10%~15%左右波动,二者增速差基本在 3%以内。行业总体 ASK 增速与机队数 增速保持一致,飞机利用率水平相对较高时能贡献一部分增量运力。行业总体 RPK 增速与 客运量增速大体保持一致,由于出行平均距离略增,前者增速会略高于后者。 恢复第一年:2023 年行业供需处于快速恢复期,供给率先恢复。2023 年是行业恢复正 常经营第一年,机队规模相较于 2019 年增长了 13%,但受限于提升较慢的利用率及客座率 水平,行业 ASK 未完全释放(尤其是国际航线%,总 PRK 相 较于 2019 年同期下降 11.9%。旅客出行逐渐恢复,整体恢复速度慢于运力。
恢复第二年:2024 年行业客座率持续修复,年度累计周转量及客座率均已超 2019 年 同期。2024 年初起行业综合 ASK、RPK 已超过 2019 年同期,运力及周转量保持稳步增长。 全年行业 ASK、RPK 较 2019 年同期分别+10.2%、+10.3%,同比分别+17.2%、+25.3%。 行业综合客座率稳步回升,三季度起超过 2019 年同期,全年行业客座率达到 83.3%,较 2019 年同期+0.1pct,Q4 淡季仍然维持高客座率。
恢复第三年:2025 年初至今,行业客座率高位持续,超出 19 年水平,运力同比增速小 于 10%。2025 年 1-5 月,行业 ASK、RPK 同比分别+6.9%、+9.6%,较 2019 年同期分别 +16.4%、+17.5%,相应客座率达到 84.1%,同比+2.1pct,较 2019 年同期+1.0pct。月度客 座率基本保持在 2019 年同期或超过 2019 年的水平,持续高位。运力同比增速小于 10%, 维持在个位数,区域上主要投放在国际线)疫情前票价波动更为平缓。出行旺季如暑运、春节期间等,票价相对更高, 票价波动呈现明显淡旺季之分。2019 年全年最高月度平均票价与最低月度平均票价相差 259 元,对比 2023 年、2024 年分别为 360、318 元差距,明显更小。淡旺季票价波动相对 更为平缓。 2)2023 年为恢复第一年,运力及出行处恢复期,航司定价较高。2023 年票价持必博官方网站续高 位,月度票价超过 2019 年同期,全年均价较 2019 年增长 16.2%。行业处于供需修复期, 国际线恢复进程缓慢,旅客出行需求集中释放,航司定价较高,行业票价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3)2024 年供给持续大幅增加,票价回落。2024 年票价同比持续回落,全年平均票价 同比下降 7.8%。票价月趋势基本同历史年份,高峰出现在 2 月春运及暑运 7-8 月份,淡季 四季度票价下滑更加明显,淡旺季票差扩大。受益于飞机利用率及国际线的恢复、客座率的 回升,行业月度 ASK 同比增速基本持续在 10%以上。供给持续提升、出行需求在上年已有 集中释放,2024 年相对平缓,票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4)2025 年供给收紧、因私出行需求较强,票价同比差距波动收窄,5 月票价跌幅好于 前两月。根据 CADAS 的票价数据,2025 年 3 月、4 月、5 月平均票价同比跌幅分别为6.8%、-12.2%和-4.1%,我们测算的扣油票价跌幅分别为-4.0%、-8.4%和+0.7%。五一期间 裸票价同比微增 0.2%,小长假因私出行需求较强。过去四周(6.2-6.8、6.9-6.15、6.16-6.22、 6.23-6.29)周度平均票价同比分别-7.1%、-2.5%、-7.2%、-9.2%,测算的裸票价同比跌幅 分别为-3.0%、+1.7%、-3.5%、-5.9%,裸票价同比跌幅波动收窄且出现转正。行业供给收 缩趋势明显,因私出行需求仍有不错增长,我们预计旺季票价有望实现回升。
航司收入端可通过运量与价格计算。按量价拆分,可按照单位客收与周转量,或单位座 收与可用座公里的乘积计算。航司市场化定价,可按照需求强弱、客座率高低等调整航线票 价水平,同时还需要考虑航线及飞机资源的效益问题,最终目标是取得收益最大化。因而航 司需要在客座率、票价、利用率等方面因素做好平衡。
运量端:航司国内线运力增速放缓、客座率高位,周转量稳增。国际线运力逐渐恢复、 客座率修复,周转量恢复略有差距。 1)国内线 航司国内线 ASK 同比增速基本维持 在 5%以下增长,25Q1 国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国内线 ASK 同比增速分别为-3.5%、 -1.1%、-1.5%、-3.3%、-9.3%,国内线运力投放减少,转投国际线区域。客座率方面,除国 航国内线 年差距略大,其余航司客座率基本维持在 19 年、甚至超过 19 年同期 的水平。高客座率拉动下,航司国内线周转量基本维持稳增。
2)国际及地区线:航司恢复节奏不一。吉祥 2024 年起大力增投洲际线,国际及地区 线%。东航也积极增投国际线 国际及地区线%。国航、南航、春秋国际及 地区线%。客座率方面,吉祥国际 及地区线客座率波动变化较大,较 2019 年差距明显;国航客座率也有一定缺口,春秋受东 南亚区域影响,25Q1 国际及地区线客座率缺口扩大;南航和东航客座率相对稳定,基本恢 复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运价端:2024 年航司票价表现较弱,25Q1 跌幅收窄,旺季行业票价有望回升。2024 年,各航司单季度单位 RPK 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2024 年,三大航单位 RPK 收入同比下 降幅度基本在 10%~15%之间,超两位数,尤其旺季 Q3 单位 RPK 收入下降最为显著,国 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同比分别-12.2%、-11.8%、-15.7%、-9.2%、-11.4%。25Q1 上述航司单位 RPK 收入同比跌幅收窄,增速分别为-3.5%、-9.8%、-9.2%、-3.1%、-4.7%。 行业 4~6 月票价同比跌幅呈现收窄趋势,五一小长假出行需求旺盛、裸票价同比转正,我们 预计暑运出行旺季票价或能回升。
航司成本主要包括燃油、员工薪酬、折旧摊销、飞机起降、维修保养成本等。成本构成 中,燃油成本占比约 30~35%,人工成本、折旧摊销、飞机起降费各自占比 10%~20%不等, 维修成本占比约 10%以内。其中燃油成本与油价、航司机队利用效率等因素有关,受到航空 煤油及原油价格的较大影响。人工成本和航班量、飞机航程等因素相关,折旧摊销与航司机 队规模、机龄水平等因素有关,飞机起降费主要与飞行架次等因素相关。
成本构成中,航油成本占比最重,且较为刚性。航油价格外部影响因素多,航司几乎很 难对油价保有议价权,需要通过拉高机队利用率、选择省油机型等方式,降低单位油耗、控 制自身燃油成本。2023 年航空煤油均价相对于 2019 年均价上涨 37.1%,油价高位,航司 燃油成本占比基本都达到 35%以上,较 2019 年不到 32%占比提升较多。2024 年航油均价 同比下降 7.0%,尤其 Q4 航油价格下降较多,同比-24.4%,航司燃油成本占比略有下降。 25Q1、Q2 航油均价同比分别-10%、-17%,延续 2024 年下半年同比下降趋势。全年油价 中枢下行可能性较高,航司成本压力有望得到较大缓解。
汇率向好:航司若干资产及负债主要以美元、欧元为单位,价值会受到人民币对外币的 汇率波动影响,进而产生一定汇兑损益。行业情况看,2024 年中间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基 本持稳,其中 24Q3 人民币升值较快出现一定波动,此后汇率又贬值到之前水平,全年波动 不大。2025 年初至今汇率维稳。2024 年末,中间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 7.1884 元。至 2025 年 7 月 3 日,中间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 7.152 元,较 2024 年末-0.50%,汇率持稳。 对于航司而言,小幅的汇率波动影响不大,只有汇率在时段内快速升值或贬值时,产生 较大的汇兑收益或损失,造成财务费用大幅波动,对利润才会有较大影响。根据航司披露的 汇率变动影响程度,一般汇率变动 1%,会影响三大航约 2~3 亿利润,小航中吉祥在 1 亿利 润以内,春秋基本是汇率中性。
运力供给偏紧预期下,若经济复苏需求好转,有望拉动票价回升,增厚航司利润。若经 济复苏持续,需求好转带动出行增长,支撑票价向上,有望带动航司业绩明显提升。此外, 油价下行预期下,成本改善有望贡献航司利润新增量。 因此,我们对票价、客座率、油价等因素进行航司利润敏感性测算。截至 2024 年末, 国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分别运营客机 926、899、804、129、127 架。 因素 1:票价。基于对航司 2024 年运营情况预测及行业供需、油汇表现,假设在 2024 年基础上,票价上涨 1%,国航、南航、东航、春秋、吉祥利润分别增加 11.4、11.0、9.4、 1.5、1.6 亿元,国航利润增加幅度最大。 因素 2:油价。以 2024 年全年航油均价为基础,假设油价下降 1%,国航、南航、东 航、春秋、吉祥利润分别增加 4.0、4.1、3.4、0.5、0.5 亿元。 因素 3:汇率。参考各航司 2024 年年报披露情况,假设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1%,国航、 南航、东航、春秋、吉祥利润分别增加 1.8、2.9、2.4、0、0.4 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交通部暗访天津,发现问题隐患9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
近日,交通运输部检查指导组第十组赴天津滨海新区、蓟州区、东丽区等8个区,采取明察暗访和专家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指导工作,共涉及点位30个,发现问题隐患95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项,突出问题1项。
据路透社和BBC等多家外媒报道 ,7月7日,胡塞武装以声援巴勒斯坦为由,炸毁了一条挂利比里亚旗帜的散货船“魔法海洋”。
7月9日下午,一场强对流天气突袭钟祥市柴湖镇,天空上演罕见气象奇观——巨大的雨幡如天幕垂落,为美丽乡村平添一抹壮丽。记者现场目击,浓厚的积雨云下,灰白色雨幕如巨幅丝绦自云端直挂大地,边缘在夕阳余晖中晕染出朦胧光晕。雨幡悬垂于空中,地面却未承其重,形成“空中雨帘”的独特景象。
7月9日,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当日上午曾参加一餐馆剪彩仪式。(中国新闻网、九派新闻)
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德国称完全不可接受,外交部:与事实完全不符!(剪辑:王京)
直新闻:7月9日,是特朗普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的关键时点,您怎么看特朗普最近的表现,以及研判关税战未来的发展?
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在饭店剪彩,店家:剪彩时状态挺好,没看到异常
7月9日下午,据北京青年报,相声演员@苗阜、天津知名相声主持人小佀老师处消息,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享年九十四岁。
近日,多个“收费站收费员称蒜苔是花不是菜,不能走绿色通道”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关注。7月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峨眉山符溪收费站及其所属的蜀道集团雅眉乐公司获悉,视频内运输物为韭苔,并非网传蒜苔。
近日,梅溪湖中央公园北段一期(纳秋路-看云路)项目建设已全面完工,即将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该项目位于梅溪湖国际新城二期,总占地面积约15公顷。后续项目将重点推进验收及管理权移交工作,力争年内向市民开放,为梅溪湖国际新城增添一座“滨水乐活公园”。
据路透社消息,越南政府7月8日表示,越南总理范明政和中方在巴西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会晤时,同意加强贸易和投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