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格兰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备案获受理,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而这已经是继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和沐曦之后,上海在一年内的第四家进行辅导备案的GPU企业。
格兰菲创立于2020年,由上海芯片独角兽兆芯的GPU部门独立而来。值得注意的是,格兰菲的GPU研发部门由来已久,其根源来自美国的S3 Graphics,曾是英伟达时代之前的“GPU王者”。
如今,格兰菲也正式开启迈向资本市场的征程,这家“历史悠久”的GPU厂商能否在上海焕发新生?
根据官网信息,格兰菲图形图像解决方案部门是国内成立最早,体系最完整的图形处理器设计及研发队伍。从历史渊源来看,格兰菲的技术基因,最早来自S3 Graphics。
在当前的显卡领域,英伟达是毋庸置疑的王必博平台者,但在显卡2D加速时代,S3 Graphics曾是显卡行业的绝对龙头。
据悉,S3 Graphics是一家成立于1989年的图形芯片设计公司,曾在上世纪90年代凭借其最经典的Trio系列,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但随着3D图形市场的崛起,S3 Graphics却未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差点沦为时代的眼泪。
2000年,S3被台湾势头强劲的威盛电子并购,并表示退出桌面显卡领域,将主要精力放到了移动市场以及VIA的集成显示芯片上,但之后一直没有打破“被抛弃”的局面。
转机发生在2013年,当时威盛电子与上海市合资成立了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兆芯继承了威盛电子的部分X86专利授权,同时收购了威盛CPU、GPU和芯片组的相关技术团队,其中GPU团队直接源自当初的S3 Graphics GPU团队。
兆芯在威盛电子的技术基础上起步,开启了CPU和GPU的国产替代之路,此外,兆芯也是掌握CPU、GPU、Chipset三大核心芯片技术的公司。
据悉,格兰菲致力于通过提供软硬件集成的图形图像和 AMOLED 显示驱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在计算机软硬件、自动驾驶、网络游戏、智能办公等领域的挑战和需求。
在业务上,格兰菲拥有图形图像以及 AMOLED 显示驱动两大产品的全部核心技术,掌握独立于欧美的图形图像产品架构,从架构到算法再到实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程安全、可靠、可控。
在显示解决方案上,格兰菲开发涵盖显示驱动芯片与源极驱动,终端应用遍及智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桌面显示器等多种显示产品。
格兰菲图形图像解决方案部门涵盖架构、前端设计、后端设计、系统工程、软件及测试,梯队完整健全并具有芯片量产的丰富经验。图形图像解决方案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独显芯片和图形图像产品的IP设计服务,其主要面向显卡及其他桌面或移动端计算市场。
根据公开信息,格兰菲目前已经开发出第一款为桌面、商业显示以及通用计算等中高端应用场景,研发设计的图形和图像独显芯片。该产品基于28纳米工艺制造,内置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图形图像处理引擎,兼容银河麒麟KOS、统信软件UOS、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
不过,格兰菲的独立之路刚过五年时间,商业化上还未有明确进展。但格兰菲作为一家独立的GPU厂商,和燧原科技、壁仞科技以及沐曦等GPU独角兽一同向IPO进发,足以见这位昔日“GPU”王者的底气。
天眼查信息,格兰菲在独立之后已经完成两轮融资,包括君联资本、昆桥资本等知名机构入股,还有阿里系的云锋基金也参与了投资。
其中在2021年9月的战略融资中,云锋基金、君联资本、昆桥资本等机构进场;2022年12月,格兰菲完成A轮融资,盈港资本、建信股权、海通创意资本等机构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