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轮的裁员大潮,一定还没有落到这些老前辈头上,没有让他们感受到切身的寒意。赶上时代运气的人,在某个地方对着一些缺少气运的人冷嘲热讽。
很多人谈前端已死是基于前端这个岗位不存在了来谈的,操,作为开发者,谁关心前端存在不存在?
django也没有死。写jQuery的工程师也没有死。世界都欣欣向荣呢。
THREE.js,在考虑短视频、个人开发。可这是在网上批判前端已死的大背景下,我会说:前必博官方网站端没死!前端欣欣向荣!这只是短暂的低谷!现在正是入门的好时机!
哈哈不开玩笑了,现阶段的前端是死的,暮气沉沉的。经历的裁员的、找不到工作的、休息半年的、回家躺平的,比比皆是。但我们肯定不是说前端死了,前端就真死了。在我们聊一个行业死没死时,我们应该先下一个
那么自然而然的,当努力不但换不来回报,还会比当前更糟糕,我便称之为已经死了。
众所周知,所有的职业都是一个三角形,由顶部的 5%、中部的 35%、底部的 60% 组成,这个比例甚至更夸张。
于是公司花中级的钱招到了高级,还会花高级的钱吗?在职的可能为了企业稳定性高级员工工资保持不变。但是一旦公司变动,这4名高级的工资便会无限偏向于中级,中级同理。
维持现状。卷王可能能获得一丢丢回报。骗子除外,对专业人士诈骗也是一个很难的本领
与传统行业的稳定不同的是,计算机如果没有改变,将会在这个内卷的循环中不停的死循环,直到满足条件(
职业体验来讲,将会持续的痛苦下去。很多人不理解一件事,就是薪资并不和幸福感挂钩。
这之间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你拿的钱更多,中间赚的更多,但是你完全没有幸福感。
你能指望别人会觉得去年20k,今年15k的你是上进的吗?别人只会心底嘲讽你,时代红利吃完了,跌下神坛了吧。
如果偷懒就能换来收入增长,有学习拍摄、剪辑、配音、文案的功夫来赌一个不确定的自媒体行业,显示是在自己的行业深耕,换来必博官方网站应有的收获,大家都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不这么选的原因大概大家也发现了,前端而言,
大公司高学历的入门门槛,小公司的年限定薪,无疑不代表着前端这个行业在慢慢变得保守。增量博弈到存量博弈的变化,势必跟随着保守主义。
防杠说明:别拿个例当普遍,processon、figma、threejs 这些是需要前端深耕,但占比太少了。
死局。在我看来,软件也在一步步朝着这个方向走去。行业需求 + 开发 势必是趋势。虽然可能薪资水平不足,但稳定性一定要高出很多。
对于业务开发者(管理者)而言,恰恰不会陷入该陷阱。但管理者、业务开发者 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也不是如此。而是在高龄被裁后,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位。
为什么说开源是陷阱,开源在历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东西。很多人问其他行业为什么不开源?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作为开发大佬,你不得不依附于盈利的公司。那你个人的能力体现,公司给你限定了开源领域,你就得开源,且你的能力就算不开源,也没办法独立转换为成果,因此开源便成了一个不算坏的选项。
虽然开源虽然对每个人都不算坏,但集合起来,对中下级的程序员,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最近面试有着强烈的感受,面了 百度、阿里的飞猪、去哪儿,有时间会讲一讲。
我从 19 年毕业入行,第一个项目做了一年半,算是独立开发了一个中大型项目。
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是 从 python - jQuery - vue 的转变,后续的很多能力也基于此。做了 1w+ 条数据的 gantt ,了解了前端的性能、帧、动画、接口封装、组件拆解、vue render 渲染 JS 代码。
基于业务上的问题,学了一周cocos,写了十多个小游戏以供心理医疗的辅助功能。
同时,偶尔收费给群友解决解决问题,半个小时一百块,也没有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写写文章,拿了不少东西(
工程化了。但最终没抵过经济浪潮,公司线上产品全砍,不再需要前端了,后端留了一半维护数据。现在
虽然我对钱的欲望没有多高,但还是希望自己是在进步的。现在的情况是,我依然在进步,但薪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