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内卷”政策、再到工信部即将印发的稳增长工作方案、以及煤矿核查超产通知与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的公布,分别从改善企业利润、扭转工业品价格下行颓势、供应端收紧预期的角度,为焦煤盘面提供上行动力。
上半年炼焦煤产量同比增加,钢材出口、制造业需求维持强势致使焦煤需求同比上升,判断下半年国内煤矿受核查超产影响增产空间有限、进口量维持同比下降,全年炼焦煤总供应同比基本持平,钢厂、焦化厂利润同比改善为焦煤需求提供增量,预计全年炼焦煤供需基本平衡。
短期来看,焦煤供应的恢复速度仍受环保安监、更换工作面、核查超产等因素的限制,需求则需关注近期钢厂限产政策的落地情况,在供应顶部存在约束、叠加“反内卷”政策为核心的政策预期加持下,判断焦煤盘面呈高位震荡走势。
风险提示:焦煤供应超预期恢复;钢厂、焦化厂限产政策大规模落地;钢材出口需求出现明显下滑。
中国“反内卷”政策体系自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后逐步形成并深化。政策演进清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反内卷式竞争”正式写入官方文件,推动政策落地。至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政策重心从单纯刺激消费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协同发力,更强调通过技术升级与质量优胜劣汰来整治内卷。
政策覆盖范围从最初聚焦的光伏、钢铁、水泥、生猪等过剩行业,逐步扩展至石化、有色金属、新能源等十大重点行业。配套措施同步推进,例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光伏、电商、汽车企业座谈会交流整治内卷,202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剖析光伏行业“内卷”成因,2025年7月工信部宣布将出台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制度构建,将“反内卷”、“治理无序竞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核心经济治理目标,通过“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监管标准、要素流通、竞争规则、市场信息及全面市场开放)的系统性框架,打破地方保护与监管碎片化,强化市场准入、规范行政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从根本上引导企业创新提升附加值,避免低水平价格战和内耗,优化行业景气度。
上半年焦煤价格持续走弱,焦煤加权指数从年初的1700元/吨,最低跌至710元/吨,累计跌幅超58%,吕梁主焦煤现货价格由年初的1200元/吨,最低跌至850元/吨,累计跌幅接近30%。钢联数据显示,523家样本矿山焦煤成本小于600元/吨占比16%、600-800元/吨占比36%、800-1000元/吨占比24%、大于1000元/吨占比25%。因此,站在6月上旬的时间节点来看,粗略估计接近50%的炼焦煤矿处于理论亏损状态。
汾渭数据显示,1-6月全国炼焦精煤产量合计2.38亿吨、同比增加960万吨,但6月的炼焦精煤产量为4064万吨,同比下降52万吨、环比下降5.9万吨,在成本压力、顶仓、环保限产、安全生产月的综合影响下,6月炼焦煤出现阶段性减产。
炼焦煤在6月的阶段性减产,同时配合盘面大幅贴水现货的期现价差、以及仍处同期高位的铁水产量,炼焦煤自身基本面悄然修复,随后伊以冲突的爆发提高能源价格重心,以“反内卷”政策为核心的宏观政策预期持续接力,助推炼焦煤价格在6-7月强势反弹,矿山精煤产量于7月开始逐步恢复,但供应的恢复速度仍受环保安监、更换工作面等因素的限制。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7月10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针对全国煤炭供需宽松、价格持续下行背景下,部分煤矿企业“以量换价”的经营策略导致超公告产能生产、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旨在通过核查规范生产行为,促进煤炭市场供需平衡。此次核查范围覆盖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陕西、宁夏、新疆等 8个重点产煤省(区)的生产煤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参照生产煤矿进行核查。核查内容聚焦以下三点,一是产量的合规性:核查 2024年全年原煤产量是否超公告产能,以及2025年1-6月单月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的10%,二是计划的合理性:企业集团是否下达超产能生产计划及经济指标,三是生产的均衡性:煤矿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是否科学安排。
此次核查超产文件未明确的点在于公告产能标准。由于国家能源局最后一次公告产能数据截至2019年,但在2022年后保供政策下累计核增产能和“临时核增”产能大概率已超5亿吨规模,上述产能是否纳入本次核定产能范围需等待有关政策的进一步指引。从今年上半年整体的产量数据来看,各主产区超产情况较少,但若具体核查到每个煤矿,部分民营矿及露天矿或仍存在超产现象。
中长期来看,“反内卷”政策、核查煤矿超产、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的公布,一系列政策新规的公布标志着政策推动煤炭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转变,通过产能硬约束与长效监管重塑煤炭的供应格局。
地产方面,统计局数据bibo必博官网显示,1-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降20%,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降14.8%,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同比降9.1%,施工端数据仍维持较大的同比降幅,地产端依旧拖累钢材需求。与之相对的是地产前端数据同比降幅的明显收敛,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3.5%、去年同期为-19%,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降5.5%、去年同期为-25%,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降6.2% 、去年同期为-22.6%。地产前后端数据走势出现明显分化,前端销售数据受益于强力的需求刺激政策以及房企降价去库的销售策略,后端开工数据仍受制于市场的悲观预期、区域分化的加剧、以及当前更注重存量而非增量的政策导向。
基建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我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为2.16万亿、同比大幅增加667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不含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加4.6%。从基建资金来源的来看,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与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均为增长,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继续下降、但降幅有所收敛,三者按固定比例折算的基建资金来源同比为增,因此判断上半年基建端的用钢需求企稳。
直接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814万吨、同比增加9.2%,1-6月我国钢坯出口总量共计589万吨、同比增加300%。当前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仍存,叠加海外高炉生铁产量同比小幅下降,因此判断我国钢材出口将维持高位,但在反倾销围堵下我国钢材出口“以价换量”的销售模式会导致这部分需求增量存在价格的天花板,因此直接出口带来的需求增量较难像内需那样有力拉动价格上行。
钢联数据显示,1-6月样本钢厂铁水产量合计4.27亿吨、同比增加2.9%,上半年样本钢厂盈利率均值为55.01%、去年同期为37.78%,钢厂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改善。整体来看,上半年钢材产量增加、库存下降,在出口与制造业维持强势、基建维稳、地产拖累的影响下,测算显示1-6月粗钢需求同比增加略高于1%,进而为炉料需求提供增量。
从“反内卷”政策、再到工信部即将印发的稳增长工作方案、以及煤矿核查超产通知与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的公布,分别从改善企业利润、扭转工业品价格下行颓势、供应端收紧预期的角度,为焦煤盘面提供上行动力。
上半年炼焦煤产量同比增加,钢材出口、制造业需求维持强势致使焦煤需求同比上升,判断下半年国内煤矿受核查超产影响增产空间有限、进口量维持同比下降,全年炼焦煤总供应同比基本持平,钢厂、焦化厂利润同比改善为焦煤需求提供增量,预计全年炼焦煤供需基本平衡。
短期来看,焦煤供应的恢复速度仍受环保安监、更换工作面、核查超产等因素的限制,需求则需关注近期钢厂限产政策的落地情况,在供应顶部存在约束、叠加“反内卷”政策为核心的政策预期加持下,判断焦煤盘面呈高位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