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高毛利,旱涝保收到如今微利甚至亏损,从过去高增长普涨到如今降速收缩分化:企业分化,增速分化、费率分化、模式分化、能力分化……2025年将成为代建企业的
大就一定强吗?代建三大就是代建三强吗?“拓展王”就是“代建王”吗?低价竞争会是持久战吗?哪些企业会淘汰?谁又能成为黑马?代建未来集中度是下滑还是再上升?
过去3年,代建行业( 2022年到2024年)迎来阶段性“高速发展期”。
2025年,不少代建掌舵人预测——代建2025年将进入“低增长”阶段。悲观的看,2025年可能与2024年持平甚至微降。
最新克而瑞统计,2025年一季度,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新增签约建面同比仅增加6%,较2024年17%的增速显著“失速”。
首先,“僧多”加剧竞争。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是代建企业2021年全行业仅30余家,2023年已超过90家,2024年更是超百家入局,“僧多”的格局让竞争更加白热化,很多代建新人为了生存开始低价拓单,代建费率持续下探,从早期5-6%降至2-3%,部分项目甚至低于2%,部分县域代建项目更是出现0.8%超低报价。
其次,“粥少”。最近几年地产下行,房地产土地出让面积持续下降,代建需求总量放缓,比如24年土地新增规划建筑面积增速仅3.0%,远低于此前年均20-30%增速。
在代建红海时,一方面人工成本是刚性的,优秀代建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维持服务品质和标准,导致成本较高;但另一方面地产下行期,房价走低,市场信心不足,最终销售去化率下降,销售周期延长成为常态……最终导致代建利润开始持续下探收缩。
截止2024年,行业已有超100家选手入局,这其中百强超过80%都已布局代建,但是伴随行业“僧多粥少利润下探”,竞争从蓝海变红海后,企业分化和洗牌也同步开启。
全局看,2024年百余选手新增拓展面积表现出“头部降速、中部提速,尾部淘汰”的大分化。
显然,腰部企业增速显著,头部选手增长微弱,而类似仁恒一些代建选手也在选择退出。
事实上,最新2025年一季度尾部企业承压更为厉害。比如部分2024年一季度新拓维持80万平米的尾部代建企业,2025年一季度均未有新项目入账。
规模失速,利润走低,行业洗牌……身在2025年,很多代建人担忧代建行业是否见顶?头部增长失速后是否会继续下降?
一方面,眼下房地产市场属于“超跌”,从18.2万亿超跌到9万亿左右,未来止跌回稳,行业修复回归正常后,整个市场会恢复到10~12亿平米常态。
另一方面,代建行业渗透率目前还处于中期,2024年代建渗透率修正后为12%左右,而12%对比欧美25%到30%成熟市场的终极渗透率,显然,中国还有至少一倍上升空间。
按照代建成熟期估算,未来中国代建将有3亿平米市场(10亿*30%渗透率=3亿平)。
其一,投资与开发(代建)分离,其二,渗透率在25%到30%左右,其三,头部“代建三强”稳居行业50%左右市占率,行业集中度较高。
以美国为例,前三大代建企业(如Turner Construction、AECOM等)合计占据约40%市场。英国、德国等国的头部代建企业(如Balfour Beatty、Hochtief)通过并购整合,市占率可达30%-50%;日本代建渗透率接近30%,其中代建三强“三井、住友、三菱”三大财团合计占据超50%市场份额。
对比之下,中国代建一哥绿城管理市占率连续9年在20%左右,这也必博首页说明,即使头部代建企业,未来市占率还有成长空间!
眼下中国代建头部企业或是代建三强整体市占率,两个类别都存在“上升机会”。
其一,头部企业的综合优势,产业链优势、专业领先优势会进一步带来市占率提升。
其二,城投还会持续拿地(未来大多二三四线城市托底靠城投),中小房企恢复拿地(从眼下20%低占比提升到未来50%左右)
其三,很多过度扩张、低价竞争,短期主义的中小代建企业会在未来3、5年陆续淘汰出局。
所以,从头部代建企业个体看,按照中国房地产市场10亿平米基数,参照欧美日本30%渗透率,那么未来中国最大代建企业成熟期年度新增面积在9000万平米左右(10亿*30%*30%=9000万平米)。
而截至目前,中国当下2024年新增拓展规模最大的绿管才3645万平米,显然未来代建龙头至少还有2倍上升机会。
比如眼下代建一哥绿管市占率22%,加上第二名蓝城、再加上金地,整个代建三强在35%左右,大概率会提升到50%。
代建企业作为服务业,真正看的是“服务收入、利润”高低,这才是代建企业经营能力高低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
但现实中,“代建营收,代建利润”这些反映代建企业经营能力高低的指标,往往不会对外公开,目前第三方机构排行榜更多只是简单依赖外围数据,比如每年新增拓展面积去展示“规模排行榜”。
未来代建行业一定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这也会带来代建企业经营能力评价体系会逐步清晰化、显性化和普及化。
在代建行业,一味追求规模大,尤其一时的新增面积大,合约面积大,并不意味你是代建真正龙头,并不意味着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比如眼下腰部和中小代建企业基于低价竞争策略,看似规模增速惊人,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风险考验。
比如有的订单的确签订合约了,但这是一个旧改项目,签完就没下文了,后续推动其实根本无法启动。
其二、很多协议只是个意向,但却被计算为新增拓展面积。而规范的代建企业往往要求既要签订合约又要收到“首期款”才能确认新增面积。
比如有些代建黑马30%新拓展代建项目竟然无法“进场”,整个“签约进场率”只有70%。
比如有些合约前期缺乏把关,或是过度承诺,最终后续因为利润不足或是资源不足导致项目提前解约。
基于短期生存和做大规模,在僧多粥少的代建行业,腰部代建企业和新入局者往往会不得已降低订单标准和质量,拓展了较多“低价值订单、问题订单甚至亏损订单”,最终也不可避免带来后期大面积违约、解约,或者因为无法达到对赌去化条件,最终导致委托方与代建企业笑脸变黑脸而“双输”。
整体看,代建前端的“问题订单,无效规模”,就好比房地产重资产开发错误拿地,最终都变成后期的“鸡肋库存、滞重库存、无效库存”,最终结局也只剩两条路,要么砸在手里,要么壮士断腕,亏得一塌糊涂。
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大概3年时间,而低价跑量、规模至上、问题订单过多的代建企业,在行业下行和销售受阻后,就很容易爆发一连串经营压力和违约解约,最终导致口碑受损,企业甚至被淘汰出局。
眼下,正是腰部代建和新入局者“低价拓单、快速冲规模”的典型时期,这些大量新增代建订单,也势必在未来2、3年遭遇一连串的“经营大考甚至违约解约大考”。
Part4代建洗牌后:谁能活下去,活得好?1,剩者为王:洗牌后,代建只剩3类“幸存者”
其一,头部综合型选手。未来只有头部企业能活得好,走向全国化,综合化,多业态,多区域发展。比如绿管、金地。
其二、细分专业型选手。即专注细分领域。比如医疗,商办、TOD的细分市场龙头。比如华润置地的代建公司“润地管理”则是专注“片区统筹开发运营”模式。
代建,本质属于服务业,整个规模只有数百亿蛋糕,并非巨无霸行业,而且代建没有绝对的门槛和技术壁垒,所以代建行业最终很容易形成较高集中度,未来只有头部的代建企业才能活得好,有话语权。
对于新进入或腰部企业,快速扩大规模仍是抢占市场空间、提升行业话语权的关键策略;
而对已具备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头部代建企业,精细运营、全价值链优化更利于利润提升。
当下代建行业处于发展中期,但也基本形成代建“三强”引领(绿城管理,润地管理,金地管理)的格局。
数据说话,比如从前端新拓展面积市占率看,2024年“代建三强”新签约面积市占率为37.5%,占据份额超过市场三分之一;而以中端代建项目的销售力来看,2024年,代建三强企业的销售规模约占整体销售规模的57.7%,超过半壁江山。
在一个超100家代建选手中,仅仅3家头部企业就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业务蛋糕,这也证明代建“三强鼎立”格局已经显现!
比如2024年头部TOP3企业集中度同比2023年减少7个百分点。而2025年一季度TOP3新拓面积占比再次降低7个百分点。
一方面,眼下头部三强自身规模基数较大,加上代建行业从高速增长期步入中低速增长期后,头部三强新增面积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腰部和新进入央国企规模基数偏低,他们短期规模至上,低价扩张,更容易实现规模暴增,分流市场份额。
在这个逻辑下,未来冲规模的腰部企业或头部央国企新手,可能会凭借资源和身份优势,不排除对未来代建10强甚至代建三强排名产生挑战或“移位”;但另一方面,5年之后的代建三强,又大概率会在如今5到8家代建头部企业里诞生。
尽管短期内市占率可能下降,但长期来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如AI应用)、全周期服务能力、供应链及非住宅代建等差异化优势,仍可能重新巩固和提升市占率。
尤其在行业未来深度洗牌出清,尤其很多中小代建企业退出后,头部企业市占率又会重新“站起来”。同时,在下一轮深度洗牌后代建头部市占率比例将会超过现阶段,比如“代建三强”甚至超过50%。
一位代建大佬表示:“未来代建市场竞争会更激烈,但也会更公开透明。全国化布局的头部企业,到底谁做得更好,谁专业性更强、谁能带来真正价值,谁的服务更好,未来都会非常清楚。尤其未来中小民企逐步恢复拿地后,比如提升到50%占比后,他们寻找代建核心逻辑就是为了赚钱和盈利。基于这个诉求,他们就会寻找头部代建企业,一则适合长期战略合作,二则头部企业品牌靠谱,专业靠谱,而且过往业绩也验证过了。”
在未来3到5年的深度洗牌和超级分化中,谁能持续为委托方创造增值价值,拥有领先产品力,卓越经营力和高兑现的服务力,谁就能获得“更可观、更稳定、更持久”的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分07秒41!覃海洋卫冕200米蛙泳金牌 创第八道奇迹 身披国旗庆祝
9999元!追觅Matrix10 Ultra扫拖机器人开售:三种拖布自动换
佰维存储闪耀ChinaJoy 2025:存储“潮”热爱,燃爆 Z 世代!
苹果最薄iPhone 17 Air电池实物曝光:金属外壳,约2900mAh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