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博(中国)Bibo·官方网站 - 做高端体育品牌

警方严打涉电诈寄递引流犯罪公安部督办广西“11·11”专案抓获多名行业“内鬼”-必博官方网站
010-67952968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洞察 > 公司新闻

警方严打涉电诈寄递引流犯罪公安部督办广西“11·11”专案抓获多名行业“内鬼”

2025-06-19 19:06:56 小编

  如果不是因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被警察抓获,29岁的范某某“都准备结婚了”。

  范某某毕业于浙江杭州一所民办高校,在2024年11月被警方抓获前,他在快递物流行业打拼已逾8年,并担任某快递公司网点管理部经理。

  这家快递公司总部设在上海,范某某的工作地点在广西南宁,主要负责快递网点加盟商的管理、招商及业务开发等。这个年轻人的年薪有二三十万元,收入在广西当地并不算低。

  范某某的命运转折点缘于公安部督办、广西贵港警方侦办的“11·11”专案。他55岁的父亲因充当“快递黄牛”也被抓获。

  在该案中,专案组分析发现:犯罪团伙成员多有快递物流行业背景,被境外诈骗团伙以高额回报和低风险为诱饵,利用快递物流资源,以实体物流公司为掩盖规避监管,再通过物流集散中心将涉诈包裹寄往全国各地。

  专案组将抓获的包括范某某在内4名“内鬼”信息及时通报当地邮政管理部门,推动快递寄递行业自查自纠,在源头上遏制涉诈包裹快递蔓延势头。

  这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广西贵港桂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姜满权走过多次。

  走到小路尽头,拐过一座水泥桥,再走到村子最里头,就是姜满权作为“11·11”专案组民警此前侦察的目的地——一幢三层半的农村自建毛坯楼房,房前屋后种满了蔬菜。

  这个三面环山的涉案窝点显然经过犯罪嫌疑人精心选择。在这里“上班”的多是中午回家吃饭的周边村民,且以中老年妇女为主。

  “开始抓人时,我们只是去了两三个人侦查一下,后来发现不对劲,里面人多,就又进行了增援。”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赴广西调查采访时,姜满权指着人去楼空的窝点现场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该窝点只通了电,连自来水都没接。如果不是群众举报,很难有人会把这里与“电诈”关联到一起。

  2024年11月11日,桂平市公安局接到一名群众举报,称其发现近期每天有人在大量制作并封装只装着几张广告宣传单的快递盒子,其行为与涉诈寄递引流案例极为相似。

  接到线索后,贵港警方成立专案组迅速行动,对前述涉案窝点进行查处,抓获涉诈窝点人员17人,查获大量印有涉电诈引流信息宣传单,以及6万多张空白热敏联面单。

  办案人员还现场拦截了一辆满载有上万件快递包裹的货车。平时,该货车直接发货到位于南宁的某快递公司分拨中心。

警方严打涉电诈寄递引流犯罪公安部督办广西“11·11”专案抓获多名行业“内鬼”(图1)

  根据主犯韦某交待的信息,2024年11月23日,专案组在成都市双流区打掉为境外诈骗分子邮寄涉诈包裹引流和生产涉诈彩页的黑灰产窝点;11月24日,在四川眉山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随后,专案组根据双流区查获的涉诈宣传彩页单寻线追踪,不断扩线侦查,逐步锁定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4个涉诈窝点,抓获37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扣一大批涉诈彩页,扣押一大批快递包裹。

  “诈骗分子在受害人收到涉诈包裹后,会先用小恩小惠进行引流。他们往往会选择6·18、双11、双12这些特殊的日子。”桂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陆建军介绍,在“11·11”专案中,贵港市公安局根据可疑涉诈寄递线个为境外诈骗分子邮寄涉诈包裹引流和生产涉诈彩页的黑灰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86名。

  同时,贵港警方查扣涉诈包裹15万余个,虚假引流传单近200万份,快递面单15万余张,梳理出487.3万名潜在高危人员,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公安部刑侦局,有效阻断了一批电诈案件发生。

  身为网点管理部经理,范某某分管的一级快递网点有120多个、二级网点有600多个。

  范某某交代,涉诈问题包裹主要出在加盟商网点。“在具体操作环节上,确实疏于管理,没有及时制止。”

  在考核机制上,他所在的快递公司在网点业务开发过程中,会对网点加盟商进行一个业务量的考核,包括与同行快递企业相比的市场占有率考评。

  考虑到一些加盟商网点业务承接压力大,范某某就让必博首页其父亲作为“快递黄牛”主要承接广东那边的业务。

  “一般来说,在行业里面有一个词叫‘对赌’。我们会针对大客户释放一些价格政策”范某某说,“前提是你要给我对应的量。”

  在范某某眼里,诈骗分子就是钻了快递公司的漏洞。由于这几年电商客户急剧增多,快递行业竞争加剧,表现在前端市场价格竞争上就更加激烈。

  “加盟商非常有压力!”范某某说,“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明明在做这一单业务,但其实是亏钱的!”

  在管理力度上,如遇用户投诉,范某某所在公司大多会让加盟商网点去解决,并私下里给用户一些赔偿。

  针对“散单”和“大客户”的区别,范某某说,网点每天收集的散单在查验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大客户的快递包裹量实在太大了,很难真正落实开箱查验,“或许这就是一个行业潜规则”。

  在“11·11”专案中,沈某磊作为某快递公司加盟商负责人因涉诈被抓获。他说,加盟网点需要大客户来完成公司业绩,以保证不被快递公司罚款。客户越大,相对应的价格就会越低。许多网点,散客占比不到10%。

  “一般情况下,熟悉的大客户基本上都只是口头说一下。如果不熟、没有打过交道的大客户,就需要签合同。”沈某磊说。

  沈某磊意识到涉诈包裹有问题,是有大客户让把退回来的包裹交由网点“自行处理”。

  “按正常逻辑来讲,客户应该取回退回来的包裹”,沈某磊说,“每一单虽说价格不高,里面礼品大概也就值一两元钱,但如果是几百票,每天几百块都不要,我觉得可能有问题。”

  对退回来的包裹,沈某磊曾打开看过,发现这里装的物品和之前报备的不一样,变成了装有二维码的那种。“这个二维码到底属于一个什么样的性质?我们也没仔细甄别过。”

警方严打涉电诈寄递引流犯罪公安部督办广西“11·11”专案抓获多名行业“内鬼”(图2)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快递公司来说,快递包裹中包括危险品的检查,一般到分拨中心做安检。

  在快递包裹安检上,大客户和散户上也有区别。沈某磊说,“大客户基本上只抽检第一次,因为它体量太大了。比如大客户今天发1万个包裹,不可能1万个包裹每个都查验,即使是抽检,也是象征性的。”

  沈某磊坦陈,他所在快递公司对加盟网点每个月都有考核。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票数,每一票会扣罚一两毛钱。在他看来,“这是挺可观的一个数字。加盟网点一般不愿意罚这个款,会很努力寻找各方面快递业务来完成任务,只要有点利润都会做,把体量给做起来。”

  沈某磊负责的加盟网点每月有10万票任务,平均每天得收3000多票。“比如今天只收了1000票,剩下2000多票就按每一票两毛钱的差额罚这个款,会从系统里直接扣,有时一天会被罚五六百元。”

  沈某磊还透露,这些涉诈快递包裹一般不会选择直营网点的快递公司,“因为太贵了,他们没办法接受这个价格。”

  金牌导师张雨露:亲,老师已经尽力啦。这修复单都是领导跟歌榜商家那边为你们协商才争取到的。我能做的就是为你们争一些时间,周转到这125000(元)找我,我优先带你们修复好数据申请兑换。

  张女士:明白老师。老师我这差不多准备好了。这晚上银行关门了,我怎么预付啊。

  金牌导师张雨露:你那附近有金店吗?比如XXX、XXX什么的,你可以带着手机去实体金店购买金手镯也可以,然后老师给你匹配同城歌榜财务地址。

  金牌导师张雨露:好的,稍后您购买相等价值125000的黄金就好。多退少补。

  金牌导师张雨露:亲,想办法找朋友亲戚周转一下吧。早点准备好,早点修复好数据申请兑换回款。我已经是尽全力为你们争取到了机会,希望你们能好好珍惜。时间我会为你们争取,准备好联系我。

  以上对话,是电诈受害人张女士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展示的她和“金牌导师张雨露”的聊天记录,真实还原了张女士在收到一个涉电诈包裹后,如何被电诈分子一步步诱导投资“做任务”并被行骗的过程。

警方严打涉电诈寄递引流犯罪公安部督办广西“11·11”专案抓获多名行业“内鬼”(图3)

  据张女士介绍,2024年10月21日,刚午休完的她收到一个快递包裹,里面除了一袋零食,还放有一张写着赠送零食大礼包且可以抽奖的刮码卡片。

  张女士刮码进去,好奇地扫了一下二维码。很快,就有一个客服人员自动添加她为好友。

  对方让她把二维码里面的邀请码发给他确认。在张女士照做后,对方又让留地址,声称要送一瓶洗衣液,随后又说送一袋大米。

  接下来,对方先是让张女士以小额投入并能兑现获取信任,然后以在某音乐平台上“做任务”为由,不断在一个社交群里要求张女士转账。

  在张女士支付了4万多元费用后,“金牌导师张雨露”声称需要支付更大的金额才能修复后台,拟诱骗张女士一次性转账125000元

  此前,仅3天时间,张女士已被骗4万多元。其中一次是10月23日,有一笔30400元,对方让给现金。

  张女士就去银行取了现金。对方给了她一个地址,她把30400元现金装在一个小纸箱里,叫了一个网约车司机按那个地址送去。为安全起见,张女士还特意把纸箱放在网约车司机的副驾驶座上。

  随后,她顺手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有车牌号的车子照片;另一张是纸箱放在座位上的照片,她把司机的脸也拍了进去。

  “在他们催着让我交十几万元后,我就说我没有钱不做了。对方说那你就等着,要通过法律手段告我。我说要报警,他们就把我踢出来了”。张女士说。

  2024年10月24日上午,张女士鼓起勇气到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心圩派出所报案。

  “骗子的剧本比电视剧还精彩!”桂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李振辉介绍,随着网购的飞速发展,快递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诈骗分子也盯上了这个渠道,花样百出地实施诈骗。社会公众可用“三步”识别法识别可疑诈骗快递,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第一步:看包装。诈骗快递盒子小而且重量轻,盒子一般都像手机盒般大小。重量感觉里面就是装有一张纸或者卡片,有些诈骗包裹为了增加重量会在里面放一包纸巾。盒子外面印有“重要文件”“盲盒礼品”等诱导性字样,都要提高警惕。

  第二步:看快递面单信息。正规的快递面单都有详细的寄件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不能留空,而且写有包裹里具体是什么物品;涉诈包裹的快递面单上的寄件人地址模糊,或者只留个大概地址,电话号码留空或者部分数字用**之类的符号来代替。更重要的是面单上没写明包裹里是现里什么物品的,此类包裹,多为涉诈包裹。

  第三步:检验内部物品。当心“中奖”和“退费”陷阱!诈骗快递里一般都有包小纸巾或其他廉价小礼品,附带中奖卡片(这些卡片百分百是中奖的)、陌生二维码、退费通知单等,或是要求扫码领红包、下载 App。特别是拉你进聊天群的,里面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是诈骗分子的托儿,有以上特征的,都是新型快递引流诈骗!

  今年以来,广西各级公安机关强化警邮企协作,彻查电诈案件引流环节,深挖幕后组织者,严查行业涉案人员,实现打击震慑与推动治理相统一。

  今年1月,广西出台《全区涉诈寄递包裹快速拦截联动工作机制》,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先后组织各级公安、邮政管理、寄递企业开展涉诈寄递包裹拦截专项攻坚,累计推送拦截涉诈包裹72.6万个,溯源并精准预警区内潜在高危被骗人员11万人。

  除侦破贵港“11.11”专案外,广西警方还成功破获玉林“3.9”、河池“3.18”等专案,共打掉涉诈寄递生产包装窝点2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4名(含寄递业“内鬼”9名),查扣涉诈包裹 28万个、虚假引流传单近200万份、快递面单26万余张。据警方掌握的相关信息,这些案件潜在高危被骗人员600余万名。

  贵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队长覃勇介绍,“11·11”专案组对从窝点缴获的电脑和手机中提取出480余万条公民信息和420余万件快递订单信息,并迅速整理上报公安部刑侦局,实施全国范围内的精准预警和劝阻。

  同时,重庆警方根据线索深挖,打掉一个利用某寄递企业物流进行诈骗包裹引流的窝点,并将涉案快递信息通过公安部刑侦局通报至国家邮政管理局,推动全国邮政行业进行风险排查,并要求涉及网点属地邮政管理局深挖彻查,及时封堵漏洞。

  贵港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周任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初,该局在收到公安部门提供的快递涉诈案件线索后,采取系列措施加强了行业反诈工作。对涉案快递企业跨区域违规揽件以及未严格执行寄递安全“三项制度”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从严查处;对相关案件在全市快递行业内进行通报,督促快递企业引以为戒,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规范协议客户管理。

警方严打涉电诈寄递引流犯罪公安部督办广西“11·11”专案抓获多名行业“内鬼”(图4)

  周任介绍,目前,贵港市共有快递法人企业26个,分支机构32个,快递末端网点1126个,全市快递从业人员约3000人。2024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969.71万件,同比增长18.09%,全市快递投递量累计完成2.59亿件,同比增长33.85%。今年以来贵港全市累计拦查2000余个涉诈包裹。

  针对案件反映出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周任分析,部分快递企业对涉诈包裹内件的认识和了解存在不足,认为这些只是普通的电商宣传品;个别快递企业在协议客户管理方面还存在寄递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个别企业在发现包裹内件是涉诈引流宣传品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总部严格的业务量考核压力下,铤而走险。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获悉,2025年第一季度,广西涉寄递引流电诈案件219起,同比下降49.6%。4月以来,全区该类案件发案已基本“清零”。全区电诈案件立案数、被骗损失数在去年同比均下降42%的基础上,今年1-4月分别再下降29.52%、23.88%。

  “尽管广西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翻新迭代快,案件多发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反诈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陆建军表示,近期,国家邮政局已对存在安全管理漏洞的国内某寄递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广西公安机关将持续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全力铲除涉诈寄递引流犯罪的生存土壤。

联系专业的商务顾问,制定方案,专业设计,一对一咨询及其报价详情
服务热线服务热线 010-67952968
免费互联网咨询服务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10-6795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