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业务线比较多的公司,往往会出现反馈问题越来越多,一个问题需多次流转才能解决,怎么办?作业帮设计了AI驱动的自动化问题处理四层框架,其中,RAG问答系统的优化最为关键。
高途认为大模型可替代知识传递和答疑解惑等标准化工作,但情感培养、价值观塑造等“传道”环节仍需教师主导。因此,高途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分别设计了系统化的AI解决方案。
有32年发展历史的方直科技认为,AI硬件的成功关键在于场景化落地而非技术堆砌。方直科技有教育内容与用户洞察的积累,百度智能必博官方网站云提供底层AI技术支持,从而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硬件解决方案……
这些都是6月13日百度智能云主办的2025年「千帆思享会·AI教育沙龙」上的观点。在这次沙龙上,与会嘉宾通过演讲与圆桌等形式探讨了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系统构建、教育智能硬件研发、教学服务流程再造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百度智能云带来教育行业全景解决方案,并分享了在职业教育、K12教育、智能硬件、教育营销等场景的落地实践,且分析了在不同场景落地的关键点。
作为大模型时代具有先发优势的云厂商,百度智能云对AI创业公司/团队有哪些支持政策?相关负责人也一一进行了阐述。
本次沙龙通过可落地的技术案例分享,为教育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系统化实施路径,有望共同推动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AI技术正在深度重构教育行业的全流程,从教学环节延伸到前端营销和后端服务生态,实现了教育价值链的全面升级。
百度智能云泛科技业务部总经理张玮在开场致辞中提到,如同《学习的革命》曾推动教育理念革新一样,AI与大模型技术正在开启教育行业的新革命。
百度智能云在线教育解决方案负责人张杨在主题演讲中系统阐述了百度智能云基于大模型的多层次教育解决方案。他指出:“随着大模型出现,使得在线教育有更多的业务场景,更多的智能化创新。教育领域在三方面存在创新空间,一是教学方法上,二是提升业务流程和拓展效率上,如营销、用户服务等场景;三是智能化生产。”
百度智能云在线教育整体方案:最底层是百度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主要是面向教育头部企业;再上层,面向业务部门,为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了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更多是提供工具链和一些智能体能力;再上层,应用产品,有2D、3D超写实的数字人,AI大模型互动,内容生产,用户服务;在业务场景中,包括课堂、教育营销、智能硬件、教育场景化方案。
以业务线比较多的中大型公司为例,业务规模扩大后会带来的效率瓶颈,如故障定位困难、跨部门协作成本高等。
作业帮解决了这些难题,根据作业帮高级架构师许春旭在演讲中介绍,作业帮团队构建了一个AI驱动的自动化问题处理框架,共有四个环节:反馈采集(告警机器人)→意图识别分发→任务执行(RAG问答/根因分析/工单分拣)→模型迭代。其中,RAG问答系统通过数据清洗、问题改写和重排序优化,显著提升了知识检索的准确率……这一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问答召回率达到91%,大量咨询和故障问题被AI拦截,人工处理压力大幅降低。
张杨还分享了百度智能云在职业教育、K12教育、智能硬件、教育营销等场景的落地实践。这些方案均注重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和用户体验重塑。
例如,针对职业教育,通过多模态模型优化题库建设,利用数字人和大模型实现面试评测自动化。
考试宝CTO杨宇建在演讲中提到,通过与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的持续合作与迭代,在智能内容生成方面,大模型目前已能替代大部分人工教学环节,将成本降低至“分厘级别”,同时效率提升至“分钟级”内容生成;而在智能反馈领域,它重构了个性化学习路径,推动学习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环球网校研发负责人赵国强介绍,作为一家职业教育机构,环球网校以考证业务为主要支撑,而今,AI已深度融入环球网校的业务全生态和全流程。例如,C端产品“云私塾7.0”作为全场景AI解决方案,贯穿学习规划、答疑、题目解析、学情分析等全流程,支撑了公司70%-80%的营收。此外,“环球青藤”聚焦职业技能,其采用“智能体+场景”模式,为每节课配套智能体,目前公司已有几百个,实现深度互动;而“智课”平台则利用大模型优化内容生产,如视频合成、题目生成等,极大提升了效率。
赵国强认为,AI正逼近教育行业的临界点。AI已从“增强原有业务”转向可能颠覆传统教育模式,未来可能进入“以AI为主、教育为辅”的新阶段。
针对K12场景,在张杨看来,“师生二元”系统正转向“师+生+机(代指AI)”三元系统演化,因为课后场景和伴学有很大的空间。
由此,百度智能云提出了“两个新场景,三个老师”,“两个新场景”即课后服务场景和伴学陪伴教育场景。“三个老师”就是AI答疑老师、AI口语老师、AI启蒙老师。
在高途AI研发部总监李志纲看来,AI技术虽无法完全取代教师,但能显著提升教育服务效能。为此,高途构建了系统化的AI解决方案:面向学生/家长,通过AI口语练习、AI学伴、作业检查、讲题、解题、互动AI老师和个性化;面向教师,针对作业批改、智能问答、AI组卷、辅助内容生产、数字老师和学情提取通过AI工具释放其精力。
AI技术也在重塑志愿填报这个场景,靠谱AI正在向实现更高精度的录取分预测和更智能的AI高报师方向上努力。
靠谱AI创始人、CEO刘建华在演讲中提到,通用大模型“目前都不能直接用”,因为志愿填报需结合三大要素:通用大模型基座+精准数据库+自研预测算法。其“AI高报师”不仅支持对话式交互,还模拟真实高报师流程,涵盖AI访谈、专业推荐、方案解读等环节。
AI技术正在帮助SaaS公司从提供工具升级为直接交付结果,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显著降低教培行业的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
螳螂科技产品总监韩炀提到,教培机构当前面临广告投放成本激增、销售团队流动性大等痛点,而AI在多个环节展现出颠覆性价值:例如在广告投放侧通过“小模型+大模型”组合实现快速精准的自动咨询应答;在私域直播中通过实时分析互动数据优化转化节点;在电话营销中利用音色复刻和低延时交互增强真实性;还能通过AI结构化数据自动执行分层SOP并监控销售合规性……
在大模型时代,硬件厂商能以更低成本实现实时交互,智能硬件火爆。共研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其中C端(消费端)规模超800亿元,B端(企业/学校端)超200亿元。
教育智能硬件B端主要围绕教育大屏、智能手写XR等;C端,主要是点读笔、学习平板等。现阶段,教育硬件出现了“堆配置”内卷的现象。
百度智能云千帆智能硬件解决方案架构师牟秀秀在演讲中强调,智能硬件的核心并非单纯的AI或硬件技术,而是如何围绕用户需求,通过大模型的理解、泛化和生成能力,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从而提升教育场景的体验。
在她看来,当前教育硬件可分为学科类和数智类,关键在于如何结合大模型技术与行业Know-How,打造端到端的产品服务。
当下,智能硬件已经从关注质量和功能转向更关注内容和服务,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百度智能云千帆智能硬件产品方案通过L1-L4分层方案(基础模型能力、创新硬件支持、供应链整合、生态共建),帮助教育企业落地AI硬件。
其中,百度智能云发现教育硬件核心痛点大模型在实时性与泛化能力协同上的矛盾,为此,百度智能云提出了左右脑整体大模型智能交互方案,整合了一套基于小度固有生态的大模型+大模型左右脑方案,能够在整个智能硬件交互过程中让左脑进行快思考、快执行的任务,右脑去链接各种垂直Agent,以及需要让大模型理解泛化的一些垂直场景,共建一个整体比较完整和体验良好的交互方案。
此外,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提供模型微调、安全加固、Agent开发工具,并引入MCP(模型-内容-工具协同)生态,助力企业高效整合资源。
当前,百度智能云在故事机、智能闹钟、学习耳机等教育硬件品类中取得一些成绩,通过嵌入特定Agent(如语音克隆、英语陪聊),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展现了“教育智能硬件”领域的商业潜力。
在“必博官方网站百度智启新程·生态共盟”环节,百度智能云泛科技业务部副总经理杜俊杰和方直科技 AI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刘东胜代表双方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刘东胜介绍,方直科技基于30多年的教育行业积累,瞄准4-8岁儿童教育市场,联合百度智能云推出AI教育硬件,聚焦心理健康、习惯养成和社交能力三大核心需求。
其中,针对4-6岁,传统通用大模型无法满足低龄儿童的交互特点(如高频社交、记忆延续性),因此通过百度定制化调优大模型,实现父母声音复刻、幼儿园角色模拟等功能,缓解分离焦虑并提升适应性。
刘东胜认为,合作后,方直科技可发挥教育内容与用户洞察优势,百度智能云提供底层AI技术支持,共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AI硬件解决方案。
在幸福泉理事长程皓宇看来,在学前阶段,AI不是替代人力,而是人力的放大器。幸福泉成立近30年行业,旗下有幼儿园,还有面向幼儿园、托育机构提供全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幸福泉通过部署智能硬件(如采集儿童行为数据)和大模型技术(如百度文心),实现个性化教育支持,包括儿童发展评估、创新教育引导和家园共育协同。
依托百度集团十年超1800亿研发投入奠定的技术根基,百度智能云不仅研发了覆盖教育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更为AI创业企业提供了从技术赋能到商业落地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百度智能云泛科技业务部行业销售总监王涛练在演讲中宣布,百度智能云提供四大资源支持:第一,百度网盘企业版限时免费政策,第二,数字人业务“买一年送半年”,第三,基础云业务给新客享最高20万费用支持,第四,文心大模型的万元调用基金。
百度智能云依托自身生态,为教育AI创新型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一是通过AI加速器和社群链接30+外部投资机构;二是直接对接百度战略投资部。
此外,百度智能云还会免费提供600多节大模型相关的培训课程,并提供百度智能云专家的技术支持;同时,利用百度品牌的力量扶植创业型公司,百度智能云拥有AI原生应用商店和Agent商店,可帮助客户进行智能体的分发与推广。
王涛练说:“希望创业者通过百度智能云平台实现技术平权,让广大的创业团队/公司能够真正把大模型用起来。”
在“创新工场·AI教育开放麦”环节,李志纲、刘东胜、赵国强、刘建华进行了对谈,主持人为百度智能云泛科技业务部客户经理陈柱, 五家教育科技公司代表谈论了行业人士关心的话题。
比如,关于大模型如何精准匹配托幼、职业教育等不同教育阶段需求?在场嘉宾均认为,通用大模型难以突破,需业务内部将经验和沉淀融入其中,不过,这存在一定的窗口期,在垂直领域可趁大模型能力弱时通过限定或加工作流实现一定程度的“千人千面”。
随着AI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新图景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