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作为汽车标配设备之一,车载收音机市场规模随之扩大。2024年中国车载收音机市场规模188.97亿元,同比增长5.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连续第二年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作为汽车标配设备之一,车载收音机市场规模随之扩大。截至2024年,我国车载收音机需求量达3169.1万台套,其中数字收音机占比90.44%,市场规模188.97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车载收音机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车载收音机市场规模188.97亿元,同比增长5.2%。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智能网联技术普及及消费者对车载娱乐需求的升级。
数字收音机:2024年市场规模达182.6亿元,占比96.62%。随着DAB+、HD Radio等数字广播技术的推广,数字收音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90.44%提升至2030年的98%。
模拟收音机:市场规模萎缩至6.37亿元,占比3.38%,主要应用于低端车型及后装市场。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贡献超45%的市场容量,中西部地区随着汽车消费下沉市场激活,年增长率有望达到6.5%以上。
上游:核心元器件、芯片及软件技术供应商主导。国产射频前端模块厂商如卓胜微、唯捷创芯良率达92%,推动进口依赖度从38%降至22%。
中游:研发设计、生产与车载系统整合。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占据35%的前装市场份额。
下游:应用于整车配套市场和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领域,头部车企与本土供应商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3.0版要求2027年后出厂车辆配备应急广播接收功能,带来约15亿元的增量设备更新需求。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推动厂商采用28nm工艺的射频芯片,单机功耗从3.5W降至2.1W。
5G与边缘计必博平台算:提升音频传输质量与实时交互能力,车载收音机有望成为车载AI大模型的硬件载体。
语音交互:35岁以下年轻车主对个性化音频内容的需求推动厂商开发支持声纹识别的智能收音系统,客单价较传统设备高出60%。
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上海王力电子电器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占据前装市场35%的份额,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8.5%左右。
聚焦后装市场长尾需求,开发支持UHF频段的专业级设备,利润率维持在28%以上。
通过快速响应、成本控制及渠道布局,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例如,德赛西威推出集成导航、蓝牙、车联网功能的智能终端,适配新能源汽车需求。
聚焦后装市场,推出支持CarPlay/AndroidAuto互联的改装收音机设备,年出货量突破420万台,较2025年增长120%。
采用22nm工艺的SDR收音芯片量产,功耗降低67%,支持AM/FM/DAB/网络广播四模切换。
开发支持Podcast离线下载的收音设备,年销量增速达45%,成为传统厂商转型的重要方向。
通过ODM模式切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供应链,预计2027年出口占比突破行业总营收的34%。
提升音频传输质量与实时交互能力,车载收音机有望成为车载AI大模型的硬件载体。
渗透率提升,使车载收音机成为车路协同的重要入口,其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支持。
老年驾驶群体对应急广播、交通信息播报等功能依赖度提升,相关细分市场年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
与内容平台、出行服务商共建数字生态,实现从硬件制造商向服务运营商的转型。
催生付费订阅制等新型商业模式,预计到2030年,软件服务收入占比首次超过硬件销售。
与地图导航厂商共建场景化音频生态,开发支持AI语音交互的智能收音解决方案。
5G广播技术、芯片国产化替代等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周期需密切关注,避免投资过时技术。
全球芯片短缺常态化背景下,采用RISCV架构的收音芯片设计企业获得战略投资,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贡献超45%的市场容量,中西部地区随着汽车消费下沉市场激活,年增长率有望达到6.5%以上。
通过ODM模式切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供应链,预计2027年出口占比突破行业总营收的34%。
如需了解更多车载收音机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车载收音机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