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日,“数字强省建设看山东”融媒体行记者团走进烟台港商品车智慧滚装示范港,记者们看到了全球首个适合港口的全地形高速智能转运AGV,其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等前沿技术,实现AGV在转运过程中自主循迹、自适应巡航、精准对接,达到商品车在港自动化运输的目标。在这里,还建设了全国首个港口商品车机械式智能停车设备,打破平面堆放思想束缚,建设堆存能力提升 3 倍、可容纳 3040 辆商品车、220 台/时同时作业能力的4层多维穿梭巷道式停车设备,达到向高度要空间的目的。
以“智”变创“质”变,山东港口烟台港奏响向海图强新乐章。“自2022年起推进智慧绿色滚装码头建设,自主研发基于智能转运装备+机械式智能停车设备+智慧滚装系统+绿色零碳为核心的港口滚装作业新工艺,构建集智能理货+智能转运+智能堆存+智能调度+绿色零碳五大核心工艺为一体的国际领先智慧滚装示范港,创造了滚装港口技术界多个国际领先,为全球商品车运输产业革新提供了中国方案,对带动商品车物流行业不断深化,推进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港口烟台港滚装物流公司技术信息中心副主任王一介绍。
在烟台,“数智”赋能,澎湃“向海图强”新动能。耕耘“海上田园”、囤实“蓝色粮仓”,烟台海洋牧场建设澎湃新质生产力。近日,第九批国家级海洋牧场名单公示,烟台有2处海洋牧场入选,分别是烟台四十里湾西部海域耕海国家级海洋牧场和长岛南北隍城海域经海国家级海洋牧场。至此,烟台国家级海洋牧场数量达22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自动投喂系统依托智能设施实现前端感知数据实时回传,通过对风浪、水流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精准投喂,降低饲料浪费损失,用工成本减少 60%以上;鱼病会诊系统邀请渔业专家远程视频会诊,养殖成活率提高至98%,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15万公斤。”8月8日,记者团登上“耕海1号”,山东海洋集团耕海科技公司工程技术部运维经理赵全福表示,在智慧海产养殖方面,实现洋流监测、自动投喂、鱼病会诊、水质监测、安全管理、人员定位、视频调度等全链条数字化。
“耕海1号”是一座见证着烟台海洋牧场与海工制造加速崛起的“蓝色粮仓”。从高空俯瞰,它是一条璀璨夺目的“海洋之星项链”,镶嵌于烟台市莱山区渔人码头以东四十里湾海域。除智慧海产养殖之外,“耕海 1 号”还可实时获取渔船雷达数据、海况数据、水文数据、视频数据等,为海洋管理服务和决策部署 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7 月 17 日,山东发布省属企业首届“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山东海洋集团打造的烟台“耕海1号大型智能化海洋渔业综合体”成功入选。
“数智”赋能,向海必博平台图强,烟台有生动实践,也有清晰目标。《2024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海洋牧场升级发展。持续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新建6座深远海养殖网箱,建成6处大规格鱼苗繁育基地。加快建设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规模化养殖平台和产业支撑保障体系,塑造现代海水养殖示范样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创建大宗散货、商品车智慧绿色示范港,打造中非货物贸易中心、中国北方重要商品车物流集散基地,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80万标箱。”
烟台公交客户端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